消費級水下機器人與無人機在部分技術手段及行業(yè)整體情況相似,近兩年大量消費級水下機器人廠商爭相競爭做行業(yè)的“大疆”。水下機器人公司“博雅工道”也是其中之一。近日,“博雅工道”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,資金將主要用于產品市場推廣和產能擴充。此前,項目已獲得3輪投資,融資金額共計1830萬元。
2017年初,“博雅工道”開始進行水下機器人行業(yè)級應用的探索,經過近一年試錯調整,團隊將業(yè)務主要集中在了軍工、水下檢測和教育等行業(yè)。據悉,“博雅工道”B端業(yè)務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訂單金額已達1100萬元。
創(chuàng)始人兼CEO熊明磊表示,選擇軍工行業(yè)主要由于該領域客戶訂單金額較大,且利于技術積累。現階段,“博雅工道”已和某軍工央企建立合作,團隊預計在2018年獲得軍民融合技術企業(yè)資格證,將軍工技術逐步應用于民用行業(yè)。
在技術方面,考慮到常見的線纜方案存在不便攜、收放操作復雜的問題,“博雅工道”自主研發(fā)了無線纜聲波通訊技術。用戶使用配備聲波傳感器的遙控器,可在30米內對帶有接收裝置的水下機器人實現精準控制,但該技術目前無法實時傳輸圖像和視頻。熊明磊表示,C端消費者更在意拍攝畫質和使用體驗,對實時性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。
除了無線纜聲波通訊技術,“博雅工道”還自主研發(fā)了包括電機在內的核心零部件,并自建了生產工廠。目前,“博雅工道”產品核心零部件自產率近80%,避免了上游供應鏈不完整造成的發(fā)展阻礙。
C端產品方面,“博雅工道”推出了二代優(yōu)化消費級水下機器人,產品已進入量產和銷售階段。二代消費級水下機器人增加了手環(huán)跟蹤和定點懸停拍照功能,穩(wěn)定性也會有所提高。該產品將在海外市場銷售,主要面向海島旅游和私家泳池場景,售價將在999~1299美元,預期于今年8月批量發(fā)貨。另外,團隊也計算推出一款售價在2000元以內的廉價機型。
“博雅工道”現有一條產線,年產能約為1萬臺。團隊計劃在2018年年中增加一條產線,將年產能增加至2萬臺,屆時原材料采購成本將有明顯下降。
2017年5月,鉛筆道曾對該項目做過報道,以下為報道全文:
?導語
馬連洼億城國際背后的居民樓, 大門“吱扭”一聲打開,眼前是一個裝有8噸水的人造“小池塘”。
池塘邊有兩三工程師,正目不轉睛地盯著水中的一條“魚”。這條魚擺動著尾鰭,在水中畫出條條波浪線,時而閃躲障礙,時而上浮下潛。如果不是通體雪白、頭部加裝了一只攝像頭,還真像極了一條活生生的魚兒。
研發(fā)團隊在水池邊
這是博雅工道正在測試階段的一條新型仿生機器魚。該機器人可以通過手機App實現操控,供用戶拍攝出水中清晰畫面。
去年10月,鉛筆道便曾采訪過博雅工道創(chuàng)始人熊明磊(《他發(fā)明水下大疆 800克機器魚海中拍出800萬像素照片 獲投500萬》)。彼時熊壯志勃勃,決心做水下消費級機器人領域的大疆。6個月過去,事實證明,熊明磊的這條路并不好走。
注:熊明磊已確認文中數據真實無誤,鉛筆道愿與他一起為內容真實性背書。
打雞血的團隊
大多數創(chuàng)業(yè)團隊都有過打雞血的經歷,博雅工道也不例外。自去年9月伊始,公司自主研發(fā)的消費級仿生機器魚Biki進入實驗室組裝階段,項目正式啟動大規(guī)模市場推廣活動。
博雅工道為此花費不菲。僅在新聞發(fā)布會、京東眾籌、今日頭條和微信等渠道的廣告費,單項成本便達數萬元。但這些原本對公司有利的宣傳卻差點把項目拖向死亡。
原本熊明磊認為,公司已不需要再次融資,只需要將資金大量投入市場,Biki便可迅速占領市場份額。事實卻是花銷不少,收獲的市場推廣效果不理想。
熊明磊反思,他誤判了自身實力。“我一直堅信在水下機器人領域是贏者通吃的結局。要么資本早日加入與我們共贏,要么做大后基金永遠別想進來分一杯羹。我以為項目根本不需要融資,馬上就可以養(yǎng)活自己了。”
在他看來,博雅工道可以用一年時間完成別人三四年走過的路。自去年年初定下計劃,他們打算用5個月的時間完成產品研發(fā)、定型及準備樣材。“我想像小米一樣快速推陳出新,卻忘了他們背后龐大的資源體系。”
夏天轉眼溜走,到了10月,團隊還遲遲沒有完成規(guī)定任務。隨著幾家合作方接連跳票,熊明磊突然意識到這件事情“搞不定了”。“雖然團隊每個人都很亢奮,但卻十分疲勞。一周工作時間5加2,白加黑,到頭來卻發(fā)現產品進度沒有加快,投入市場的計劃遙遙無期。”
賬面上的資金在警告著熊明磊,公司需要啟動新一輪融資,但產品卻無法說服他拿著BP去見投資人。“供應鏈根本沒有建立起來,每一條魚都是在實驗室里組裝的,不僅成本高昂,而且無法實現量產。機器魚本身也遠沒有達到完善的地步。而銷售方面所有事情都是不確定、待定狀態(tài),讓我沒有底。”
此時團隊中出現了兩種聲音:第一種以市場部為首,主張立即將產品投入市場,迅速獲得收益;第二種以技術團隊為首,主張繼續(xù)研發(fā)產品。 “市場部連備選方案都做好了,建議我們抱著作死的態(tài)度試一試。”
掙扎到去年年底,最后拍板的重任落在了熊明磊肩上。“我確定應堅持技術驅動型公司的理念。”征求了各方投資人意見后,熊明磊壓下了市場部提議,并作出了一個重大決策:大規(guī)模調整市場部團隊。
去年年末直至今年年初,熊明磊將公司架構做了一次重大調整 。市場部交由產品經理李陽管理,以此保證最終產品質量。